企业新闻
Company News
数智驱动,多方协同!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零部件检测标准研讨会众专家共襄未来
7月7日,2023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创新大会,暨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零部件检测标准研讨会,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召开。
研讨会演讲现场
此次大会,企业、高校、协会等联动一起,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、生产商/制造商、智能检测提供商等齐聚一堂,多方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创新与检测标准、检测技术等议题,围绕行业现状、未来趋势、面临的挑战、解决的思路等展开知识分享与交流,共同研讨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创新与检测标准化问题。
广东省光谱检测自动化关键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广东九游会J9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三姆森”)董事长张庆祥,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、国内知名几何质量和标准化专家李明,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、国内知名电机专家黄苏融,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、尺寸工程经理程志杨,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、驱动系统尺寸工程技术经理赵红波,三姆森行业总监刘以德、研发总监谭辉,等嘉宾与会演讲,并开展圆桌论坛讨论。
研讨会现场观众
张庆祥指出了“卷又卷不赢,躺又躺不平”的行业现状,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必要的“内耗”现象。张庆祥认为,企业只有足够优秀,和行业生存与生产生态的优化,才能破解这种现状,而制造与产品规范化、标准化是重要途径之一。
行业产品标准化,检测智能化,有助于优化行业生态,带来整个行业产品品质的提升,降本增效,实现极限制造——极限品质、极限效率、极限成本。
张庆祥开场致辞
黄苏融发表题为《车用电机材料与产品制造的偏差对电机性能的影响》的演讲,扼要地概述了电驱动发展的历史、脉络与节点,并详细分析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技术路径与趋势,以及关键电机材料、关键零部件尺寸公差对性能的影响。
黄苏融
程志杨发表题为《尺寸工程技术在动力电池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》的演讲,深入阐述尺寸工程的“四新”挑战(“新”体系、“新”标准、“新”工艺、“新”材料)和“三化一新”机遇(体系化、工具化、数字化、合作创新)。程志杨认为,“尺寸工程离不开数字,数字可以说是驱动尺寸质量进步的唯一力量,我们需要用数字化来驱动。”程志杨还强调,当前所遇问题多是全新的,须探索高校、市场、行业等多方合作创新的模式来破解,实现成果共享,供应链共同进步。
程志杨
刘以德发表题为《光学检测对三电产品的品质赋能》的演讲,从国家政策、行业现状、光学检测技术三个层面切入,阐述光学检测技术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制造、质量管理的关系,并结合三电产品工艺制程检测实际案例,解读光学自动化检测技术对三电产品的品质赋能。
刘以德
谭辉发表题为《三电产品的高精度在线检测技术及应用》的演讲,探讨光学技术、软件与系统技术、AI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如何与新能源汽车三电产品相融合的问题。谭辉介绍称,三姆森拥有光学运用技术、视觉算法软件平台S-Gamma、深度学习平台S-Sigma、数据分析平台Data-Drive等组成的技术与产品体系,可以满足工业制造客户不同层次的检测需求。
谭辉
赵红波发表题为《尺寸工程在驱动电机上应用》的演讲。高度集成化是动力电池的主流发展趋势,赵红波认为可以从材料创新转向尺寸集成创新,从尺寸效率、尺寸性能、尺寸精度、尺寸集成等方面回应挑战、全面提升。此外,赵红波还详细解读了驱动电机技术具有的三大趋势,集成化、平台化、高功率密度。
赵红波
李明发表题为《三电产品几何精度标准的设想》的演讲。李明认为,汽车发展到今天,已不只是代步工具,还是人们生活的延续,电动汽车因而成为趋势,这就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,这种要求不是单个领域的,而是整体的、体系性的,最终通过标准化来提升质量。“我们经常讲数字化、智能化,这个趋势没有错,可是数字化、智能化如果没有标准化,将不可能。”
李明
圆桌会议环节,嘉宾们对焦点问题进行再细化讨论。嘉宾们普遍认为,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已日益白热化的阶段,标准体系的制定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,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标准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全过程、全体系的标准化,需高校、头部企业、设备供应商等多方协同完成。
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近十年,产生与裹挟着大量新问题,这些问题对于产业链上下链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。现在,随着行业进入“质量竞争”时代,到了洗尽铅华与浮躁、沉淀出“真金”的阶段,行业规范化、标准化,就是从产品质量、性能、体验等维度全方位挖掘近十年沉淀而成的“真金”,再反馈给全行业链,坚持长期主义,促进新能源汽车长远的高质量发展。这正是本次大会的意旨所在!